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学会资讯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中药教育研究会2011年会会议纪要

   20111118-22日,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中药教育研究会2011年会如期在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中药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的黄山胜利召开。

       本次会议由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中药教育研究会主办,安徽中医学院承办。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30余所中医药高等院校的药学院长、书记,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者和有关专家学者,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安徽中医学院院长王键教授;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中药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成都中医药大学李祖伦教授;黄山市政协主席程永宁;青海大学医学院书记马文戈;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中药教育研究会名誉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索润堂教授;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中药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安徽中医学院副院长彭代银等全程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安徽中医学院教务处处长储全根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李祖伦教授、程永宁主席、王键院长、马文戈书记、索润堂教授、彭代银理事长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中药学是祖国传统中医药学的基础,是传统产业,也是朝阳产业。中药高等教育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教育层次不断完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专业的中药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中药专业人才,为弘扬和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全国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坚持中医药特色,在推进高等中药教育体制和教学领域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高高等中药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中药高等人才培养的需要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药领域新学科、新行业不断涌现,高等中药人才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高等中医药院校如何应对挑战,深化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复合型、创新型中药人才,成为当前中药学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本次会议承七月份咸阳理事长会议之约,以交流国家“十一五”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药学项目建设经验,学习研讨国家“十二五”教育教学改革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及建设为主题,就如何规范中药学本科人才培养,如何开展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如何开展中药学人才创新教育,如何培养民族医药教育的优势与特色,以及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中药学专业文化建设,中药学人才就业等问题展开研讨与交流。大会邀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李永吉教授、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院长戴敏教授、陕西中医学院药学院院长王昌利教授、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院长梅之南教授,分别为与会代表做了题为“加强专业建设,规范中药学本科人才培养”、“地方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刍议实用型创新型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民族高等院校药学教育的优势与特色”的专题报告。

       会议期间,与会的各高等院校院、校长,教务处长和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分行政组与党务组,就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中药学专业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交流。与会代表将各校的中药教育发展思路共享、建设经验共享、研究成果共享,为全国高等中药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交流的平台,对参会学校的中药学人才培养也带来诸多启发与启示,也是对全国高等中药教育事业的一次有力促进,也将进而推动全国的中药学人才培养工作。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中药教育研究会自20045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研究型、应用型等高层次人才教育改革的研究,积极开展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为国家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咨询与服务,为全国高等中药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及建议,为推动和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中药教育研究会将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继续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致力高等中药教育教学改革,在研究高等中药教育的发展规律、改革思路、发展举措,为构建中医药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中药教育教学事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会议商定2012年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中药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会议由天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承办,2012年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中药教育研究会年会由江西中医学院药学院承办。

                                                            中药教育研究会

                                                                 2011.11.25
作者: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 来源: 发布日期:2011-12-12